原题:《难忘当年“听大鼓”式的上课》
岁月悠悠,往事上心头。从教三十多年,风雨兼程的漫长教书育人生涯中,难免有一些事留在记忆里,终生难忘。
面对近年来“翻过来掉过去”的课改,不管是有多年从教经验的传统老教师还是“八零后”、“九零后”入伍时间不长的年青时尚教师,都会产生“看不惯”的疲惫感,“雾里看花”中坐着“晕车”,漫无目标人云亦云地瞎赶着路。
今天广大一线教师“不知所措”的教育环境下,仍在“挣扎”着教书的我,于是就回忆留恋起多年前自己很满意学生很喜欢的“听大鼓”式的教学生活了。
那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刚师范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当时整个教育环境教风学风考风质朴纯正,教育教学给人的方向性目标性成就感都极强。“教书育人”工作,使人感觉有荣誉感被尊重感,所以,工作就很卖力很投入很钻研。
二十多岁从原来“吃大锅饭”的农村“拼”出来吃上了“商品粮”的小伙子,被分配到农村中学任教,一踏上工作岗位,满足和感恩的心理就极强,工作任劳任怨是“天然”的。我在离家不远的一所中学任教,每天精神抖擞斗志昂扬的,不问学校分给什么课分多少课,都不推辞,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当时我带九年级语文,虽然有中考的压力,但我根本就没有什么畏惧感,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缘故吧,更重要的,我认为是我“大鼓式”的“玩语文”,与学生融为一体,深受学生欢迎,给了我信心和勇气。
首先,我上语文课“脱本”。
今天的你可能以为是“吹”,其实一点不假。因为那时的教材内容基本多年不变,每年只是“微调”很少内容。教材上的“范文”,在学生时代因选拔录取竞争大,“复读”过,所以大部分内容都基本能背下来。工作后与这些“老朋友””“再相逢”,“似曾相识”中就“亲上加亲”了,这样,我上课“脱本”变成了可能。这种“技能”是“大鼓式”上课的前提,曲艺场上没有哪个“唱大鼓”唱得动听的是手拿唱本“念”出来的。
联想到今天的很多“教改”措施,无论怎么改,“师者”心里总得“有货”,这是教师采取教学“形式”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无米”即使是“巧妇”什么“炊”也成不了。
其次,我讲课打乱一般常规的固定顺序,善于“罗列”总结和归纳。
讲文章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时,“主题”这个词一开始根本是不需要提的(不然就是贴标签),只管讲文章中的“题材”、“环境”、“细节”.等”“血肉”之类的东西,乍看是“离题闲扯”,其实每一步都是向文章的“灵魂”靠近,最后“开门见山”时,学生会恍然大悟:“奥,原来如此!”。
文章“主题”是靠“材料说话”、“过程引导”、师生互动等环节逐步明确和体现出来的,而不是老师“声嘶力竭”地“硬逼学生信”。这种教法表面看轻松自如跟“玩的”一样,其实教师在“暗处”花费的“导演”功夫是很大的:教学内容由“素材”到“题材”的精选,“细节”的运用,何时师生互动,“高潮”的出现及把握,练习题设计等,每个“教学零部件”如何镶嵌都要冥思苦想深思熟虑。
“诗在诗外”,老师教学的“痛苦”乐趣其实在课前就已经开始体会了。老师这种做法,学生“省劲”,他们在“听大鼓”中轻松地学习掌握了学习内容,而老师则要成为善为别人做嫁衣的“幕后人”。
无论是“小说”、“散文”、“文言文”、实用文体或其它体裁文章,这种“大鼓式”的教学都适合,它本质上就是“老师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和“课堂师生互动平等学习”的教学模式。只要教师“心里有货”“心里有学生”,又认真广泛深入细致的“想点子”“备课”,再加上教师活泼幽默的语言,师生互动,课堂就会“活”起来,就会有实效,学生就会欢迎。
我在课堂上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张弛有度、收放自如的教学风格,往往都能收到高屋建瓴、学生群青振奋的效果。学生课堂上时笑时点头时皱眉时叹息的情景是经常出现的,这说明学生课堂“喜怒哀乐”跟着老师“跑”了,总比“死气沉沉”的“僵尸课堂”好的多。我认为这才是学生应该有的真实血肉丰满的课堂,在这种“书场”中,师生在轻松自由中实现了教与学的双赢。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教坛风云变幻,但无论如何,直到今天,我仍怀念那段活泼自由有奔头“大鼓式”的教学生活:老师高兴愿意使劲教,学生配合老师快乐愿意拼命学,师生互动,其乐融融,教学相长,有什么不好呢?(曹永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