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动态

核心素养落地的N个重点

发布日期:2018/5/16 10:01:04 访问次数:2481 作者:网站管理员 来源:网络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

互联网教学兴起、STEAM教育发展和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是三大挑战



个性化学习、微课程、翻转课堂、“慕课”……互联网技术发展为教育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但“互联网教学会不会取代学校?”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师大原校长钟秉林给予了否定的回答——“不会!”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学生社会发展性素质的养成(包括人际关系、公共关系、团队精神、健全人格等)离不开学校优良办学传统、校园文化和校风学风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催化,要通过校园教育和社会实践逐步养成。要避免片面夸大互联网教学的作用,把重点放在提高在线开放课程质量、优化互联网教学环境、探索线上与线下教学相融合等方面,达到改善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钟秉林认为,互联网教学兴起、STEAM教育发展和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三大挑战,应对这三大挑战需要我们深化教育改革,从而适应时代要求,不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STEAM教育是一种重实践、跨学科整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钟秉林指出,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这几门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探索STEAM教育需要转变教师角色,改革传统教学方式,推进教学资源建设,让学生了解学科间的联系与交叉,领悟知识的实用价值;应建立政府、学校、家庭、教研机构、教育社团共同参与机制,推进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区的资源整合。 

教育部教材局副局长申继亮: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三个“动能”



21世纪以来,基础教育在课程领域的改革深入、系统,影响广泛。新时期,如何进一步推动所有学段教育质量的发展,需要新“动能”和支撑系统。教育部教材局副局长申继亮提出了三个新动能:新理念引领、新课程支持、新机制推进。


落实“立德树人”是今后一段时间的课程改革纲领,也是每个教育人面临的最大课题。因此,实现核心素养需要遵循基本的原则和思路。“新理念”有四层含义。一是“德育为魂”。新编的语文统编教材的第一课就是“我是中国人”,这就是说要“让每一个青少年打上中国底色,从小树立国家认同感”。二是“能力为重”,核心素养中关键能力培养可以让孩子应对不同情境。三是“基础为先”,课程改革强调多样性、选择性,但是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等基础性知识永远是第一位的;四是“创新为上”,教育教学要适应社会发展,敢于改革敢于创新。


如何让教育质量迈上新台阶,课程是最直接和最关键的要素。在“新课程支持”方面,申继亮认为,“素养导向”“问题驱动”“自主实施”和“强化规范”四点最为关键。教育教学要看到“完整的人”,要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为什么要从一年级开设科学课,就是从孩子上小学第一天起就培养、保护他好奇心。


第三个动能是新机制推进。如何保障一项改革可持续、充满活力?答案是“机制”。好的机制可以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内驱力,而不是靠强制和外在督导。目前撬动我们改革最主要的机制就是考试招生机制改革。这个机制变了,学校组织管理和教育教学跟着就会变了。


北师大附属中学校长王莉萍:

家庭教育要积极参与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



家庭教育由于其奠基性、长期性和社会性,对核心素养培养影响巨大。目前,家庭教育目标存在两种不良倾向:一是认为只要在生活上照顾好孩子就行,对孩子要求过低;二是认为给孩子创造最好的学习条件就行,只注重孩子成绩。在家庭教育内容和方式上也存在两种误区,误区一是把说教等同于教育,误区二是盲目移植他人经验。家庭教育要针对子女因材施教,切记“身教胜于言教”。


北师大附属中学校长王莉萍认为,家庭教育很重要,但是一些家长“用错了力”。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家庭必须与学校配合,在某些方面,还要发挥其独特作用。比如科学精神中的“勇于探索”素养培养,家长可以陪伴孩子多参加探索类的实践活动;健康生活中的“珍爱生命”“健全人格”素养的培养,要从小做起,贯穿于生活中,家庭教育作用巨大。


提升家庭教育的本质,是提升家长的“教育力”,做好家长教育才能提升家庭教育。但是,改变家长比改变学生更难,家长思想观念基本定型,而且家长群体的学识、能力、价值观差异很大。王莉萍建议,要研究确定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的家庭教育目标与内容,探索为提升家庭教育而做的家长教育的有效途径,以提升家庭教育品质,家校协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北京市中关村三小校长刘可钦:

让学校成为一个充满成长机会的“博物馆”



“如何让老师们从一节节的课堂中跳出来,从‘相邻洞穴’的教室中走出来?”


“分学科教学背景下的老师,如何担起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


今天的学校需要回答这些问题。中关村三小校长刘可钦认为,培养学生基础知识能力、跨学科的能力和超越学科的精神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学校要发生真实的学习,教育要发生在离学生最近的地方。



真实的学习是中关村三小建构大课程的价值取向。今天的学习不仅仅发生在教室里,而是发生在“足迹所至和人际关系所在”,所以学习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是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习得交往能力、展现积极行为的重要途径。每周二下午的项目学习,学校会打开教室的隔断墙,不同的项目研究,为更多学生不断产生新的学习伙伴关系制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不同学科的教师协同教学,既避免学生发展上的局限和短视,又保持传统分科教研的深度和系统。每个教师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团队的一员,他有多重角色又是跨界高手,活跃在各种团队中。变革发生了,学校就会成为一个充满成长机会的“博物馆”。


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辛涛:

“考试评价”是目前撬动核心素养落地重要的杠杆



核心素养怎么落地?目前主要是围绕五个方面,即“课程、 教学、教材、考试、评价”。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辛涛指出,当前,“考试和评价”是推动核心素养落地重要的杠杆。那么怎样通过评价的改革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地呢?辛涛提出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建议:


第一是评价观念需要不断调整。在个性化的学习和教学阶段,评价一定要有利于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从教师角度来说,通过评价才能了解不同学生的状况,才能够有针对性地指导改进;从学生角度来说,每个学生都不一样,评价就是学生学习里面的环节,通过评价了解学习状况,从而设计学习轨迹。


第二是需要确定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评价依据。学业质量标准是核心素养与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根据核心素养体系研制的学业质量标准,主要内容是规定学生在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一方面,学业质量标准不再是基于学科内容而是基于能力和素养的标准。另一方面,利用基于核心素养建立起来的学业质量标准指导教育评价,可以促进评价打破学科限制,使跨学科能力的综合评价成为可能。


第三是强调对于软技能和软环境的评价。学业质量标准是基于核心素养的框架来构建的,未来评价的形态并不仅仅是考试。因为有一部分东西是不能通过惯常的纸笔测试测出来的,而是要通过综合素质评价来体现。


第四是创新突出核心素养导向的测评方法。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和学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比如智慧学习、电子书包、翻转课堂的出现,因此,评价和测量的方法必然需要配合,需要不断进行更新,比如基于大数据的测量,对学习过程数据进行深度挖掘。

来源 | 文章由“核心素养与课程改革”校长校友论坛嘉宾发言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