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8/4/8 9:37:39 访问次数:2129 作者:网站管理员 来源:现代教育报微信
如今,全国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在实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基础上,很多学校都开始研发特色校本课程,丰富学生的课程学习选择。
但同时,一些教师却对此产生了质疑,本可以课外社团形式开展的实践活动却被升级为课程,丰富多样的课程“菜单”背后,存在着课程泛化的乱象,给师生增加了很多课业负担。本期,我们请几位校长、老师及专家来谈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作为教师,该如何减负。
如今,在中小学校园里,各色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让学生们的学习生活格外丰富有趣。很多学生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课程学习。
但丰富的课程“菜单”背后,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在记者走访中,有些老师向记者表示,像植树节、学雷锋日这种本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的课外实践活动,也被列入了课程设计开发体系。
“一些本可以作为辅助课外的活动,是否有必要设计成课程?”老师们认为,开发特色校本课程是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措施,科学地设计、有效地实施校本课程,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但不是所有实践活动都适合作为课程体系开展教学,这无形中会给老师和学生们增加很多额外的教学负担和课业负担。
对此,很多学校都开始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一些老师们也行动起来,为自己的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减负。
打破壁垒,分层教学
--利用课程融合为师生减负--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永定分校是北京市“遨游计划”实验学校,学校在进行课程改革和一体化建设当中,不仅重视拥有课程建设的自主权,还紧紧围绕课程设计理念和课程目标,形成了“一体两翼”为主架构的、含有“六大领域三类”的“育鹰”课程体系,打破了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间的壁垒,对三级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分层实施。这种三级课程之间的融合,既能保证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自主权,又能保障课程设计开发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据校长谭峰介绍,学校的三级课程主要分为基础类课程、拓展类课程和提升类课程。基础类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由国家课程组成,通过国家课程校本化来实施;拓展类课程则将国家课程进行拓展,并有效地融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学习内容;而提升类课程主要是为学有所长的孩子提供更高层面的、基于兴趣爱好的课程学习,这类课程重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主要是利用3:30—5:00时段,通过社团形式实施。
同时,学校也重视综合实践类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在深入落实“不低于10%学时的学科实践活动”要求的基础上,从三个层次分级推进教学。
对于基础类课程的实施,要求学科教师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学科内的综合,开展研究性学习;拓展类课程则由教师带领学生开展主题研究课,开展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各领域间和学科间找到内容的整合点和共同的发展点,站在更高的角度去设计拓展内容,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与整合,并针对主题进行课程的综合化设计,突破学科壁垒;最后,在开展提升类课程教学时,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竞赛和各类文化节等教育活动,为学有所长的孩子提供各类平台和机会,将所学知识在实践中有效运用,在实践中不断引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兴趣,为学生适应未来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案例
在拓展类课程当中,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永定分校在不同的学科间寻找到同一切入点,对六年级学生开展了以“十二生肖”为主题的教学。语文学科开展了解生肖来历和生肖特点的研究,鼓励学生开展诗歌创作;数学学科则结合生肖的循环开展统计方面的研究讨论;英语学科以组织“民族文化使者”活动,让学生将有关生肖的故事讲给外教听,促进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升;科学、美术和信息技术学科开发了“十二生肖”3D创想设计活动,将单片机、3D打印和美术设计进行有效融合;音乐、品德与社会学科重点关注了人文与艺术的教学融合;体育和劳动技术学科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鼓励学生根据生肖动物的形态开展模仿以及制作活动,如泥塑、粘贴、十字绣等。
挖掘教材,利用资源
--教师自主为校本课程减负--
校本课程是学校为了达到教育目的或解决学校的教育问题,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以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老师开展的课程活动。在三级课程当中,校本课程实施的自由度和空间较为广泛,一些老师认为,课程泛化的主要原因就是对各类特色校本课程没有科学地、有效地设计和开发,很多校本课程没有经过专业而严格的选择和考量就开始实践,导致给老师的课堂教学和课程实施带来困难。
对此,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鲍琰老师认为,校本课程因其自身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深受学生喜爱,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高要求,教师应尝试从挖掘教材和学生资源两方面,减轻校本课程教学负担,提高教学效率。
首先,教师要立足学科教材,延展学科内容。鲍琰老师表示,一想到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规划,很多教师都认为这是一个“大工程”。但事实上,校本课程是一个非常好的学科延展“阵地”,教师要利用好这个学科“阵地”,例如在平时上课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哪些教学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者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有趣知识、实用的方法技巧等,将这些内容作为校本课程补充给学生。
其次,教师要挖掘学生资源,转换自身角色。校本课程是一个鼓励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对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设计教学活动,展示自己的特长,提升自己的能力,教师作为指导者,适当进行点拨和评价即可。在课堂中,每节课可以适当留10分钟给学生,让他们展示自己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特长。“挖掘延展教材,利用学生资源,校本课程不但能够辅助学科教学,还能成为教学相长的平台。”鲍琰老师说。
教学案例
鲍琰老师举例,如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的课程中,教材谈到了学生需要提高学习效率,掌握科学方法。老师则可以和学生一起在校本课上探讨哪些学习方法是科学而实用的,并向学生补充目标制定的SMART原则、番茄工作法、康奈尔笔记等科学方法,并带领学生尝试用这些方法进行学习,在延展和练习中,学生对学科知识掌握的更深刻牢固,教师的备课任务也相对较为轻松。
在心理校本课上,学生可以利用5~10分钟分享自己感兴趣的心理学小知识,甚至可以带同学进行热身活动。当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兴趣时,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也越来越高,老师和学生也做到了教学相长。
课程生动,内容关联
--提升效率也减负--
面对多样化的丰富课程,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教学智慧,巧妙地将课程融合,尤其在校本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东城区史家小学王红老师认为,课程减负,关键在课堂。“打造一个生动而有趣的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也是一种减负。”
王老师说,对于校本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不仅要求学校根据自身的教育理念及特色来选择和考量,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与国家、地方课程的内容关联性。同时,在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实施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实地观察、动手操作等实践环节,让学生动起来、玩起来,在方式方法上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形式,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让他们体会成功与乐趣,从而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
陈经纶中学教科研创新部主任程木昌老师也认为,在三级课程当中,校本课程一定不要泛化,针对学校特色适当开展即可,并且一定要将校本课程作为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延伸和补充,使三级课程形成一个整体,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的全面提升。“校本课程要适应新的中高考改革对课程的重新构建,包括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能力培养,国家已经有了新的定位和高度,学校在跟进的过程中应建立自己的相应课程体系。”
教学案例
例如陈经纶中学在语文教学改革中,重点强调教师应通过阅读来加强语文教学,将阅读教学按照不同学段的的难点和不同的阅读题材,为学生讲授阅读方法,让学生们学会方法的同时,将相同的文本阅读进行归类学习,节省了课堂时间,提升了学习效率。这种不给常规的语文教学增加负担,让增加阅读后的语文教学做减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史家小学出版“地球与环境”校本课程的系列丛书中的一册《生命之源——水》,是以水为主要内容开展教学。鼓励教师在课上把书中设计的一些体验活动融入到课堂中,比如找找我们身边有哪些“看不见”的水的活动、画一画人体中的水含量活动、设计一个实验研究瓜果蔬菜中含有多少水分等,这些看似很小的设计环节,却能有效的提高孩子们兴趣,同时又是对水知识的一个补充教学,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有效的融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专家观点
课程不是筐,不能啥都装
暴生君(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教材室主任)
2001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和2004年高中课程改革方案都把课程建设作为学校推进改革的重要任务。面对校本课程建设这一全新的要求,很多学校都把原来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作为课程来安排。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各类课程数量化的增长成为课程建设的追求目标,在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把各种活动作为课程来看待,会让学校课程呈现出一片“繁荣”的盛景。
应当承认,在改革之初这样的举措有利于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在此过程中也有助于课程意识的强化和学校课程能力的增长。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这种“课程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的泛课程化倾向也暴露出门类杂乱、实施质量不高等问题。
课程作为学校最为正规的教育形式有着目标清晰,内容结构化等优点,但也存在着修订周期长、内容更新慢的缺陷。而许多教育活动现场感、时效性强,能较好的弥补课程的不足,但不是所有的活动规划为课程才会提高教育的质量。
活动有活动的特点,课程有课程的优势。在学校教育中,课程和活动相互支持才是良好的课程生态。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指出,要课程育人、活动育人;要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教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如果学校认为确有必要把活动建设为课程,就要有稳定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标准,有专业化的教师指导、有对过程的课程化管理。要安排出必要的课时,高中课程方案规定每个学分的修习时间为每节课40分钟、18个课时;义务教育阶段没有明确的规定,可参考高中学段来安排。没有一定的学时来保证,课程的质量就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下一信息:王开东:中国教育的三个“本末倒置”
版权所有© 北京中昊教育科技研究院南京分院 | 苏ICP备17035447号-2 | 地址:江宁区南京市天元中路128号诚基大厦2幢915室 | 联系电话:139-5165-2111 | 联络邮箱:jsmxk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