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8/1/3 9:20:53 访问次数:1716 作者:朱小蔓 来源:中国教师报
前一段,我碰到了南京的一位教师,当我问及他现在的教学感受和体会时,原以为他会向我诉说一大堆的教学压力、职业倦怠等问题。没想到的是,他却很开心地说:“现在我们的压力不大了,与不少学校把考试和分数看得很重的情况不同,校长作为教师的领头羊,不是一味地将学业成绩作为教师的考量标准,而是强调育好人的同时,也要有自己的职业幸福感。”
教师教育关注教师职场本身,是目前教育领域必须解决的。我们不管是做教师教育研究,还是从事教师工作实践,都要真正回到教师工作职场本身、回到职场生态本身、回到教师职业生活本身和活生生的人的本身上来。集成再多的知识,使用再多的质化、量化方法,我们都要为以上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教师教育要引领全体教师的发展
教师教育永远要追求“伦理和审美”的价值。从人类早期文明以来,我们关注教育学科、开展教育活动,其实都对如何引领群体教师发展寄予了最大的希望。到底要把握哪些知识、怎样去创造和生产知识,这反倒不是教师教育目前的重大缺陷。现在许多年轻教师在研究方向的选择和定位上,在持续性的知识积累上,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明显进步,他们思路比较清晰,成果呈现比较丰富,研究群体比较自信独立,但我们恰恰还需要花很大精力认真思考的是,我们的教师教育到底要关注什么,走向何方?教师教育的价值观,研究者的价值立场,我们必须时刻反省,反躬自问。在强调“生态环境”建设的今天,切莫不能让权力、金钱以某种名义引导学术、牵引学术,不要过多地围绕资源分配去花费脑筋,不要让灵魂跟不上肉体、精神跟不上物质。教师教育,要为了伦理和审美达成共识,倾注心血让教师在职场幸福地发展、更好地成长,享受工作也享受生活。
教师教育要关注学生的成长
教师教育最终是为学生的成长以及教师自己在学生成长的同时得到自我发展。所以,我们要回归教师的教育生活,在课堂上,在每一次教学活动中,在每一次与学生的交往中,都要逐步培育教师的敏感度,洞察事物的敏感性,培育和锻炼教师反思自己的能力和洞察能力。教师如果能够把最低量的知识用最通俗、最明白、最简洁也比较有序的方式表达,让所有的孩子达到最低的水准,同时又能够不断地满足更多孩子的需求,那么,这样的教学同时也是一个教育学生,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精神成长得到拓展的过程。
教师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因为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主要是学习,通过课堂学科知识的学习,构筑与其他学生的关系,构筑与教师的关系,回到家庭再构筑与父母的关系。如果学生是一个快乐的学习状态,这种快乐不是减轻负担后的快乐,而是热爱学习的快乐,爱学习、想学习的快乐,这样学生才会有更多的成就感。如果孩子是在快乐地学习,投入积极情感状态的学习,孩子就会不断地维持其学习动机,并不断地得到强化,就会扩展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和同学之间关系友好,并从同学、老师那里获得依恋感、自信心的满足。如果我们关注到了这些,恰恰意味着走向了教师教育的正确方向。
教师教育要有问题意识
从事教师教育工作离不开研究。教师教育围绕教师活动开展,对于教师成长、发展、职业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要积极查找。是用已有概念自成框架,还是沿着问题产生的脉络本身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些要引起重视。有些教师,是先把问题提出来,然后用西方文献去构筑一个解决中国问题的概念命题框架。我认为,我国的教师教育研究要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好的精髓往往具有现代价值,能够活在当下。我们可以借助问题,把100年来传统文化中基本废弃、断裂的文化从危险状态拉回来,更多地以中国方式、中国人的文化积累、中国学者的态度,在思想传承中研究教师教育问题,大有意义。教师教育研究者也要在尊重差异性的基础上,引领协同性,通过健康价值观的引领,尊重思想与实证并重,多样方法并取。这个时代,期待一批学术风气正、学术心向纯、师生友善友爱的队伍从事教师教育研究和实践。
(来源:《中国教师报》,作者: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朱小蔓)
上一信息:北京初中实践活动成绩将计入中考成绩
下一信息:学前教育立法进入全国人大立法视野
版权所有© 北京中昊教育科技研究院南京分院 | 苏ICP备17035447号-2 | 地址:江宁区南京市天元中路128号诚基大厦2幢915室 | 联系电话:139-5165-2111 | 联络邮箱:jsmxk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