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海读培训的一大特色就是现场课都是最接地气的家常课,真实、朴实、扎实和厚实。
其中,有三堂课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分别来自低、中、高三个年段,三位执教者张永英、刘维丽、朱霞骏老师各有各的风采和特色,但她们的教学也有一个共同点,即都体现出了“落到实处”四字。
《三字童谣》《成语儿歌》:花样朗读点燃学生热情
6首童谣,5首成语儿歌,一年级学生要在35分钟内全部学完,教学量无疑非常大,张永英老师是怎么做的呢?
答案是花样朗读。
张老师先放录音,孩子跟读,随后老师领读,孩子跟读,再请读得好的孩子做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跷跷板读,轻声读,快速读,和老师对读——“小螃蟹,怎么爬?举大钳,怎么样?”打着拍子拍手读,做动作读《过山车》……
如此丰富的形式使朗读不再单调,孩子们之所以能兴致勃勃地一遍又一遍读书上的童谣,是因为他们感觉这是在和老师做游戏,而他们在反复诵读中也熟悉了生字和儿歌,培养了语感。
韩兴娥老师说过:语文课上应该让孩子反反复复朗读,他们有事可做就不会感到累;相反,长时间地听讲对学生来说才是劳累的根源,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讲,即使讲得天花乱坠,也只会是事倍功半。
在教学至成语儿歌时,张老师非常注重前后知识的联系,比如学了“临阵磨枪”,就问学生想到前面学的哪些内容,学生想到“临渴掘井”,避免语言被遗忘在死角。她还创设了多个情境,让学生将成语对号入座,帮助学生们学会运用成语。
总得来说,这一堂课容量巨大,节奏紧凑,却也十分高效,因为张老师遵循了“朗读至上”的原则。
教师印象:用“英姿飒爽”来形容张永英老师一点都不为过,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说话利落干脆,走路虎虎生风,讲座上,她谈到一年带全班孩子读完13本书,让会场老师惊讶不已,看了张老师的课堂,我明白了,读完13本书的时间从哪儿来?从老师的教学智慧中来。
《宋词一百首》:读懂词人读懂词
5首李清照词,让4年级的学生50分钟内读熟、读懂,还要背诵出来,刘维丽老师做到了!
首先,刘老师一如既往地重视朗读,让学生依次听普通话和歌诀体录音,跟读,自读,文白对读,看译文说原文,看原文说大意。针对每首词,刘老师会用1-2个问题引读,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刘老师问,李清照干什么去了?要求用原句回答。生答: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既弄懂了词句大意,也更熟悉了文本。形式多样,旨在让学生熟悉文本。
在一遍遍读中,刘老师还培养了学生捕捉细节的能力,学生从“沉醉”读出李清照性格的活泼豪放,从“相思”中读出李清照对流离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从“瑞脑”“金兽”读出李清照家境不错……
其次,刘老师十分注重知识点的“串联”,在她的引导下,学生发现李清照这5首词有若干共通点,如4首都出现了“喝酒”的场景,从而发现李清照嗜饮酒的爱好,每一次是为什么喝,心境又有什么不同呢?刘老师适时引入李清照的生平际遇,学生把词和词人生平联系起来,也就明白了词人的少女时代、中年、老年的作品何以风格迥异了。再如李清照的一大特色是喜欢在词中用“瘦”字。
刘老师不光采取了针对词人自身的纵向比较法,还运用了词人和其他作者的横向比较,比如学《声声慢》时,一并温习了描写重阳节的诗词。学习宋朝历史背景,从李清照带出另外两位战乱词人:陆游和辛弃疾。词、人、史三者结合,由是,这张知识网的外延不断扩大。
最后,刘老师还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她出示学习流程,让学生试做小老师,自学诗词,这就是“授人以渔”。
韩兴娥老师说过:我要的扎实是从最初的“学了跟没学一样”,经过海量阅读后,达到“没学跟学了一样”,看到任何生疏的古文,也能理解。
我相信假以时日,刘老师的学生也能达到韩老师的要求,因为刘老师让学生们都爱上了这种学习宋词的方式。
教师印象:刘维丽老师特别会调动课堂气氛,她给学生分组,设置抢答得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她亲切地让学生无需举手,直接站起来大胆说,于是,课堂上站起来的学生越来越多,他们对老师的亲近感越来越多,信心也越来越多。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刘老师做了一个绝佳的示范。
《讲给孩子的唐诗故事》:兴趣和方法使学习事半功倍
让5年级学生走近李贺,由故事展开,用短短50分钟时间了解其人其诗其生平其伟大处,我所能想象出来的最有成效的教学来自朱霞骏老师。
亮点一,课层次清晰分明,难度从易向难逐渐过渡。
学生发到的阅读资料《石破天惊逗秋雨》是一篇比较长的文章,字数约3000字左右,这就需要老师将内容重作整合,理出线索,朱老师把“奇”定为关键字,按“外貌特点”“创作特点”“作品特点”的顺序依次展开,先找出文章里的生字词让学生读准,理解含义,再通过让学生概括李贺外貌,讲述“呕心沥血”和“锦囊佳句”的故事,使其对李贺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也锻炼了其提取信息的能力和概括能力。
课中,朱老师以折线图“时间-事件”游戏配对、填空、诗句运用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重温李贺的一生,仍然是在老师有意的梳理下,学生发现了李贺生命中有重大意义的三个“三年”。
亮点二,品鉴古诗有方法,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朱老师除了多种方式引读外,还有一个秘密武器——“四法品诗”。
我是第一次听到“四法品诗”这个说法,《雁门太守行》这首诗到底好在哪儿?朱老师除了带领学生们反复诵读外,还引领他们从“色彩”“声音”“想象”“用典”四个角度鉴赏、品读,听着老师和学生合作分析,我仿佛也身置边塞,感受诗句纷纷化作真实的场景,有一种瑰丽而奇诡之感。
学《马诗》时,朱老师探讨了明月的意象,和王维的大漠诗作对比,学《李凭箜篌引》时,朱老师又将其和另两首音乐曲《听颖师弹琴》《琵琶行》作对比,找出如何用诗句来高级地表达歌曲好听。
看似文本里只出现了李贺的4首古诗,但朱老师却做到了以一带多,实际教学数量达到近10首,更重要的是,她教给学生的方法,学生完全可以用到品读其它古诗词上,这就是知识迁移。在写作时,或许也会得到启发,以“侧面描写”法使文章更具亮色,这都离不开教师指导的作用。
亮点三,课“点面结合”,知人论事更有依据
朱老师不让学生孤立地学李贺,而是把李贺放到唐朝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下,让学生读历史朝代歌,介绍中唐的时代特点,只有当学生了解到中唐种种内忧外患的社会背景,才能理解李贺“提携玉龙为君死”“男儿何不带吴钩”这些报国心切的情绪渴望投笔从戎的念头从何而来;才能读懂“快走踏清秋”是李贺怀才不遇后的自我派遣。
朱老师旁征博引,把李商隐、韩愈、洛夫等诗人引入课堂,他们或评价过李贺,或和李贺有过交集,他们的评价使李贺形象更具体清晰。
“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朱老师带着学生扎扎实实触摸了字词,也探索了文字背后丰富的意蕴和内涵,她提供学生多种多样的学习方法:泡泡图,折线图,四法品诗,比较法……朱老师用她的课堂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评价标准:评价一个语文老师是否优秀不在于她给学生讲解了多少课文,传授了多少语文知识,而在于她是否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激起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韩兴娥老师说过:古诗教学有几个特点,一是理解不求精确,能理解大意即可;二是以读为主;三是能把学习的诗词和相关诗词串联起来;四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作者一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当然这是最高的目标,不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
显然,朱老师的这堂课把1到4点都完美地做到了,而这是借班上课,着实令人惊叹。
教师印象:朱霞骏是一位特别有办法的老师,她曾经说过一句话,用对方法,所有的孩子都能写出一手好字,我照着她的方法做,受益匪浅。听完朱老师这一次的课,我又有了新的感受,那就是,用对方法,古诗词也可以上得这么有滋味。
2019年7月